首页

优美之

时间:2025-05-25 16:11:01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60059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乌称俄军夜袭敖德萨:响起一连串爆炸声、发生多起火灾

台盟盟员、大学教师、建筑师、装置艺术家、电影场景顾问、策展人……虽然拥有多重身份,但是王子耕一直专注表达个体与时代的故事,探索如何把富有个人化色彩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王子耕把作品带入威尼斯双年展、大阪世博会、巴黎奥运会等国际场合,也参与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北京冬奥会、深圳渔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他认为,时代机遇对于个人很重要,“希望从小的个体去看到大的时代变化,以一种更加个体化的方式来去讲述中国故事,这是我希望传递的一种叙事方式。”

重庆一跨江大桥傍晚变身“巨型观景平台”人气高

泉港是福建省石化产业的龙头基地,石化产值已经连续5年超千亿元。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相关人士称,该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将为泉港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竞争,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艰辛历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强化制度优势,力促科技创新,不断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命题,才能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敞。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更相适应,才能形成强大后发优势,通过“并联式”现代化完成“两步走”宏伟战略目标。

习近平: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

随后,记者步行抵达受灾最严重的新华村3组、4组交界处,只见两条小河呈“V”字交汇,下游就是马烈河,多台挖掘机正疏通河道。岸边矗立着一栋3层民房,一楼地基被冲出一个大洞,楼下卷帘门变形,硕大的树根堵在门口,墙体的泥水痕迹高达十几米。

北京海淀已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价格和订单来看,我们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记者从公司门口的招聘信息看到,目前公司在招聘电站设计、海外市场运营经理、电站开发等岗位人员。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拓展的EPC(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还是面向滁州的企业,2024年目标装机量为30~50兆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